去CZ化的幣安何去何從?
自OpenAI創始人上演現實宮鬥劇霸榜頭條後,幣安的趙長鵬(簡稱「CZ」)再度接檔,成為了全球媒體爭相報道的第一人。在重重曝光下,科技界似乎也隱約窺見了時代的影子。
就在前日,幣安與美國的訴訟落下帷幕,43億味元的天價罰單創下加密史上最高罰款記錄,與之相對的是CZ可能面臨的18個月刑罰,而留下的殘章是,新1號位的上任、日益嚴格的審查和看起來前途未卜的幣安。
縱觀幣安的發展史,在CZ的領導下,幣安從2017年平台幣一度不足0.5味元的無名小卒發展到的如今佔全球市場份額近60%的加密市場巨頭,幣安給予產業的創新骨血眾多,直播營運的玩法、超級👩🏻🦱客服、開啟時代帷幕的IEO、備受矚目的幣安鏈,編織成了全球覆蓋最廣的加密網路。
完成去CZ化的幣安,在新領導人的帶領下是否能延續傳奇讓產業議論紛紛,而監管在近期的行動,也變得更為撲朔迷離起來。
司法部介入,幣安完成世紀大和解
11月21日,一則關於幣安的消息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彭博社方面稱,美國司法部正在向 Binance 尋求超過40 億味元的罰款,作為對其進行長達數年調查的擬議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更多細節得以披露,在周二公開的一份文件中,幣安被指控三項罪名,包括洗錢違規、密謀經營未經許可的資金傳輸業務以及違反美國制裁規定,其中的製裁主要包括未能阻止和報告與恐怖組織的可疑交易。
11月22日,幣安緊接著發佈公告,表示已經與美國司法部(DOJ)、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TFC)、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和金融犯罪執行網絡(FinCEN)就幣安歷史👤售后、合規和製裁問題的調查達成了解決方案。
認罪協議與先前公開的文件別無二致,CZ承認違反《銀行保密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以及《商品交易法》等行為開展無證轉帳業務、共謀指控以及違禁交易,其中包括向哈馬斯和基地組織等指定恐怖組織提供資金、違反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等國家的製裁有關的資金流動的管道、違法向美國公民提供交易服務。
最終,幣安向美國四大監管機構支付了約43.68億味元的付款,用金錢的力量結束了這一複雜而漫長的糾紛。
回溯整個事件,這次舉動美國監管當局顯然有備而來。
從調查事件來看,該項調查早在2018年就已開始,經過了接近5年的廣泛取證與調查,可用於舉證的數據顯然已經充足。而選擇在該時點爆發,或正與海外連綿不斷戰爭引致的不確定性相關,較為顯著的例子是,在認罪協議中大幅度提及的哈馬斯恐怖組織資金正是近月來美國官方在數次公開大會中明確表示嚴打的方向。從政治方向而言,先前幣安違規僅是圍繞金錢的流向,但目前更多涉及了國家安全與反洗錢方面,這是美國當局不能容忍的紅線,也是和解在目前爆發的主要導火線。
也正是由於涉及這兩塊,不同於先前民事訴訟中的人身自由,例如被告在X平台上公開發言甚至反駁,本次司法部的介入直接讓事態升級不止一個等級。司法部的進入代表人身的管控與心理上的壓力,彭博社曾報道過,趙長鵬本面臨最高10 年監禁,但根據認罪協議,預計刑期不會超過18個月。
認罪協議簽與不簽,在此刻的選擇顯而易見。最終的和解方案中也可看到,由於具備執法權,超過一半罰款金額均可由司法部收取,司法部的引入壓力效果顯著。在之後美國官方口徑發言稿中,商務部、財政部均重點強調了幣安違反反洗錢AML,並非是危害國家安全。
在CZ發佈公開信告別之後,幣安前全球區域市場主管Richard Teng宣布接任首席執行官,正式成為幣安1號位。根據認罪協議,他需負責執行美國當局在認罪協議中提出的一系列嚴格條件,如若違反,將再處以1.5億味元的罰款。
至此,幣安和美國的歷史大和解終於告一段落,但對幣安和產業來說,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幣安步入2.0時代
從幣安管理角度,作為靈魂人物的創始人退場,新上任的Richard Teng臨危受命,對於交易所龍頭定位的穩定性仍會帶來挑戰。更遑論CZ這個名諱,對產業本身而言,就是絕對的產業領導人物,在X平台上,CZ粉絲量高達850萬人。
「提到幣安,我們就會想到CZ,」Asset Reality 的執行長艾丹·拉金(Aidan Larkin) 表示。而在幣安內部,許多員工也表示對CZ的離職感到措手不及。范德堡大學法學教授Yesha Yadav更是直接對幣安的未來表示質疑,認為「缺乏創新力的幣安2.0 能否吸引到歷史上那樣的主導交易量仍待考察」。
但另一方面,幣安對此現狀早有把控。
儘管CZ職務上予以退出,但其股份佔比並不會因此而改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仍對公司重大決策存在把控權。這與BitMEX的Arthur Hayes類似,在同樣被監禁、罰款且退出1號位後,其再度以顧問的身份回到了BitMEX參與日常營運事務。
Richard Teng的任命其實早在今年6月就已經有傳言,曾是新加坡证券交易平台(SGX)首席監管官,此後又在阿布達比全球市場的金融服務監管局擔任了6 年的負責人,在合規方向經驗碩果累累,而其加入幣安2年4個月後晉升5次,這次成功晉升1號位,也是CZ和幣安早有預料的結果。
一位與Richard 共事過的人士表示,「他被選中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幣安在已有地基的基礎上構建房屋,幣安接下來需要做的所有事情,他都有第一手經驗。」CZ與何一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對Richard Teng工作能力的滿意,何一更是在他採訪中自從「我認為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理查德採訪中一直在我們也很認可和理查德
光是作為臂膀的認可與1號位的決策仍相差甚遠,透過自身專業實現合規不難,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推動幣安的創收與市場份額的保持,畢竟在此前被監管的一年中,幣安已經被 Coinbase與Robinhood等美國本土合規企業追趕,失去了美國多數市佔率。
「對機構來說,幣安並不是必需品。機構會選擇在受到嚴格監管的實體進行交易,無論是芝商所還是其他實體,交易載體可選擇性很強,」羅森布拉特證券高級研究分析師安德魯邦德表示由於非法活動受到限制,幣安市場份額很有可能會減少。 「如果你從事非法活動,當你的所有活動都受到監控時,為什麼還要選擇在幣安上進行交易?
但對於知曉狀況的合作夥伴而言,CZ的出逃似乎已然是最好的結果。
「我並不擔憂幣安的未來,」一位使用該交易所的加密貨幣做市商的負責人說。 「司法部的處罰和CZ 下台幾乎是全然可預見的,我原以為結果會更難估計,例如在交易罰款中加一個零,畢竟美國具備追捕所有高階主管並將其入獄的能力。 「從這點看,CZ可以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畢竟已經擺脫了困境。」他補充道。
另一位做市商負責人也認為沒有CZ“對公司本身來說或許是好事”,原因是“迫使企業成長並帶來新的想法,且是在沒有絕對家長監督的情況下進行嘗試”。
市場表現也與輿論表現一致,在判決完成之後,業界呼聲最高的是幣安的賠款代表產業的階段性勝利,但市場用腳跟票仍然明顯。
根據數據提供者Nansen數據,受用戶資金安全的影響,24小時幣安交易所的淨流出額超過6.5 億美元。儘管如此,身為龍頭老大的幣安,價值堅挺度仍不可小覷。與之對比的是,一年前競爭對手交易所FTX 倒閉時,資金流出高達60億美元。從平台幣BNB走勢也可見一斑,儘管受此消息影響落下14.5%,但此後再回升,現報236.69美元,7天僅下降4.33%。
產業合規的臨界點
從產業來看,本次和解短期會造成市場動盪,但長期而言利好更為凸顯。眾多業者認為在針對幣安完成訴訟後,合規將進入新階段,這也為日後合規機構的進場奠定基礎,對於即將迎來審批的比特幣現貨ETF意義重大。反映到現實,不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委員Hester Peirce近日再度作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沒有理由阻礙現貨ETF」的表態,貝萊德也開始與SEC接洽商討ETF細節。
現貨ETF的通過已成時間問題,但監管與合規的現實也可能未如想像般美好。
從幣安來看,儘管幣安與美國達成了和解,但與SEC的訴訟並未告一段落。業者表示,SEC的指控對幣安的業務至關重要,指控稱幣安為未經👤售后的證券交易所,並將數十億美元的客戶現金與CZ擁有的獨立交易公司混合。如果SEC勝訴,幣安將需要承認在其平台上交易的加密貨幣是證券,這將大幅增加監管成本。
而就在近日,SEC再度起诉 Kraken,指控這家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在未向監管機構👤售后的情況下非法作為證券交易所運營,並混合客戶資金,這一指控實際上和此前幣安與Coinbase如出一轍。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部主任Gurbir Grewa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指控 鯤 違反證券法,從投資者中以商業手段非法取得數億美元。這項決定導致其商業模式存在利益衝突,使投資者的資金面臨風險」。
根據SEC的投訴,該交易所有時持有價值超過330 億美元的屬於客戶的加密貨幣。引用的 鯤 審計師2023 年進行的研究,該公司存在記錄保存問題,導致2020 年至2021 年期間有關用戶資金的財務報表(包括託管帳戶)出現「重大錯誤」。銀行帳戶由於這一“內部控制缺陷”,持有客戶資金的銀行偶爾會被用來支付營運費用。
在此之前,Kraken已與SEC和解過數次,最近的一次在今年2月,Kraken終止了其面向美國客戶的加密貨幣質押即服務平台,並支付3000萬美元以了結SEC對其提供未👤售后證券的指控。
重複的訴訟與和解陷入了拉鋸戰,Coinbase也藉此機會再度指責SEC拖延其提出的新加密規則請願書。但從嚴重性而言,SEC民事訴訟的性質,注定交易所與其之間的鬥爭還將持續多年。
以此來看,監管方與加密方似乎站在了對立面,監管方認為交易所同時承擔託管與清算角色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加密方則認為過渡嚴苛的監管並不適用於新興產業。而在派系鬥爭日益激烈的美國,圍繞著資金流量的加密立場又更為複雜,共和黨與民主黨之爭也將進一步影響產業的發展。
但不論對於幣安還是產業,合規的走向已經十分清晰。 CZ不必拋頭顱撒熱血,花錢買到了自由;離開了CZ的幣安也迎來坎坷的新生,但只要向著合規方向邁入,結束了訴訟的幣安脫掉了歷史的包袱,儘管仍有訴訟遺留,但進可攻後可守,不僅有機會殺回美國的搶合規比特幣現貨ETF後,也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至少從目前來看,散戶、機構與從業者,每個人都有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FT:Binance“ 加密 dominance under threat after loss of founder Changpeng Zhao;
Coindesk:'They're Playing a Game': What New Yorkers Think of the SEC's War Against Crypto